Logistics Industry Frontier
1.美国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美国的零售业和商贸业较为发达,城市配送的合理化主要由市场化手段来完成。美国相关企业为保障其在供应链中的效益,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第一,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行城市配送流程标准化,提高并规范作业效率;第二,改造以前的仓库为配送中心;第三,重构连锁店,共组配送中心,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利润。在美国,城市配送中心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仓储型、零售型和批发型。仓储类型的配送中心,以美国弗莱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较为典型,其主要业务是接受IGA-USA(国际独立杂货商联盟,美国)加州部的委托,为IGA-USA在该地区的加盟连锁店进行配送;零售型配送中心以Wal-Mart Store(沃尔玛)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这种类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是零售企业独资修建,其任务是专门为下属连锁店在规定时间按需提供商品,保证各门店供货及时、货源充足;第三种类型的批发型配送中心基于信息数字技术管理,依靠电脑网络来获得各订货信息,按需实时向供应链上的生产企业和中心内部的各部门发出指令进行配送。
在城市配送信息化建设方面,美国政府采用了政府做顶层设计,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就制定了“NII”计划(国家资讯基础建设),在社会化物流信息平台、城市智能配送体系建设方面,政府则是持完全市场化的态度,由市场自由发展,政府对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资助。由于美国政府超前的发展战略,IMB、微软、甲骨文、思科、MIT等一批高科技企业或研究机构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了领先全球的研究开发,其城市配送呈现信息化、绿色、合理化、便利化的特点。
在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化管理方面,美国政府对车辆管理实行自我认证、注册备案制,要求车辆制造商严格执行联邦政府机动车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车辆拥有者和使用者也要确保车辆处于安全运行状态。“Cargo Van”作为典型的城市物流专用车被广泛用于小批量、多批次、多地点的城市配送业务,如美国UPS城市物流专用车在一般“Cargo Van”车辆的基础上,对驾驶室和车厢进行了专业化、个性化改造,配备了便于城市配送的专门设施和装备,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配送高效率和运营组织的需要。
2.欧洲
欧洲为了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很早就发布了“欧盟交通绿皮书”其中关于城市货运和配送做了相应的要求和引导,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各政府部门制定的城市运输政策必须涵盖客运和货运两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运输系统来考虑;
2)城市配送需要与干线运输有机结合,采用小型、高效、清洁汽车,按照合理规划的配送路线行驶,避免不必要的空驶和停车;
3)城市配送应成为城市行政管理的一部分;
4)为了提高效率,在欧洲实行物流一体化和货物运输的可持续性发展。
同时,欧盟在城市配送发展过程中注重标准化统一建设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各国,在推动物流标准化和与国际化对接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针对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如统一托盘标准、物品条形码标准等;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标准,如清洁空气法、综合环境责任法等;支持欧洲物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
欧盟很早就对城市物流用车提出了严格的采购标准。从对驾乘人员人身安全和货物安全的考虑,要求货运车辆必须是厢式货车和封闭货车。欧洲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车辆(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hicle,EFV)作为城市物流配送汽车,常见的EFV车型主要有CNG、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
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城市配送运营系统。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可以看出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3.日本
日本十分重视城市配送,在早期进行城市规划时,就将城市配送作为一个城市功能纳入土地使用的范畴,所以在东京这样极为拥挤的城市,也能腾出一定的空间进行配送中心建设,并预留有城市配送作业空间。同时日本城市配送中心的类型在不断进行调整,企业自用型配送中心的建设大大减少,逐步转变成为建设大型公用型城市配送中心为主,商品配送社会化、物流设施共享化、配送共同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日本城市配送强调末端网络的建设,包括城市配送车辆使用的路边停车装卸作业站台、地下停车场、露天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交通规划”、“道路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规划”等众多法规和规划政策的支持,末端网络和城市有机、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城市配送的效率。在城市区域,对于配送末端网点都进行了合理化布局,对配送作业进行了科学规划。(如下图1-3)
表1-1 日本末端物流解决对策
末端物流解决对策 | ||||
货运车辆停车的解决对策 | 货物水平方向搬运的解决对策 | 货物垂直方向搬运的解决对策 | 货运车辆交通需求的解决对策 | |
空间分离 | 1)义务修建装卸作业停车场 | 7)确保水平方向搬运道路的通畅,解除高低平面的差异 | 9)确保垂直方向搬运道路的通畅 | 11)指定货运车辆的行驶路线 12)设置一定的条件,限制货运车辆的流入 |
2)建设小型的装卸货场地pocket-loading | ||||
3)在公共停车场里设立装卸作业空间 | ||||
4)确保路边的装卸作业空间 | ||||
时间划分 | 5)货运车辆停车时间的划分 | |||
需求抑制 | 6)收货的共同化 | 8)水平搬运的共同配送 | 10)垂直搬运的共同配送 | 13)共同配送 |
日本的城市物流领域均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企业的城市配送物流作业中铲车、叉车、货物升降机、传送带等机械的应用程度较高;配送中心的分拣设施、拼装作业安排犹如生产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一样非常先进,有的已经使用数码分拣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在物流企业中,信息系统被普遍应用,使企业降低了单据处理成本、人事成本、库存成本和差错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